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痓

阴痓

病名。见《丹溪心法·痓》。即阴痉。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紫蕺

    出《救急易方》。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 化燥

    又称津伤化燥。因津液消耗而出现燥证的病理。由于热伤津液或素体阴亏,内热亢盛等原因,都能使邪气化燥,出现口干口渴、唇焦咽燥、便秘尿少、干咳、咯血或衄血等阴液不足的证候。参见内燥条。

  • 金扁柏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 阙待新编

    书名。2卷。清·孙能迁撰。刊于1760年。本书系作者治疗小儿斑疹的经验总结。卷上记述该病的病理和治疗方药;卷下为作者经治医案。书名“阙待”,是作者认为要“阙其疑以待损益”的意思。

  • 中石疽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四。生于腰胯间的石疽。详石疽条。

  • 吴鉴泉

    【介绍】:见吴澄条。

  • 井珠丸

    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即碧天丸,见该条。

  • 病穿掌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手心毒。见该条。

  • 凉藤

    见《陆川本草》。为山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 莫文泉

    【介绍】:见莫枚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