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厚朴(姜汁涂,焙)、炙甘草、诃子肉(半生、半煨)、青黛(兼惊及带热泻者用此,否则不用)各半两,陈皮一分,煨使君子仁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米汤化服;一岁以下
病名。见《实用外科治疗学》。即热疮。详该条。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①惊悸怔忡、心神慌乱的一类病症,可用重镇安神法或用养心安神法以平定之。②小儿惊风抽搐一类病症,可用镇静平肝法,如磁朱丸之类平之。
见《类证治裁》卷七。即归芍异功汤作散剂。治证同。见归芍异功汤条。
①指古代将针具以某些药物煎煮处理后再用于临床的方法。出《世医得效方》。其法先用乌头、硫黄、麻黄、木鳖子、乌梅等在瓷石器内先煎一日,洗濯后再用没药、乳香、当归、花蕊石等再水煎一日,最后将针具“瓦屑打磨净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姜黄,详该条。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出《本草衍义》。为水红花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羊角扭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旋花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