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间隔灸

间隔灸

间接灸。见该条。

猜你喜欢

  • 白菀

    出《吴普本草》。为女菀之别名,详该条。

  • 针灸问答

    见针灸问对条。

  • 唐玉书

    【介绍】:清代医家。字翰文。上海人。为名医李用粹之弟子,将李之医案辑录成《旧德堂医案》一书(见《三三医书》第十九);另有《伤寒类书》、《脉学定本》、《本草删书》等书,未见刊行。其子宗泰(字宏文),曾任

  • 白饭花

    见《福建中草药》。为木槿花之别名,详该条。

  • 玉函经

    脉学著作。又名《广成先生玉函经》。3卷(一作1卷)。原题唐·杜光庭撰(或认为是托名著作)。全书论述脉理,编为“生死歌诀”上、中、下三篇。重点阐析脉证关系以及脉象的生理、病理情况。后世的流通本系宋·崔嘉

  • 秦椒散

    《千金翼方》卷十八方。川椒一分,瓜蒂半两(《外台秘要》卷四引深师方作二分)。为细末,每服一方寸匕,日三次。治膏疸,饮少溺多。

  • 外科经验方

    书名。1卷。明·薛己撰,约撰于16世纪中期。本书分述肿疡、溃疡、疔疮、乳痈、瘿疬、咽喉口齿、囊痈、下疳、痔疮、便毒、悬痈、臁疮、汤火疮、小儿丹毒诸病的一些外科验方。

  • 气怯

    指胆虚气怯而出现虚弱而惊慌的症状。由于中气不足,脾虚生痰,痰湿扰胆,阻碍了胆气的疏泄和肝气的生发所致。临床表现为气短、心烦、失眠、惊悸不安、口苦、恶心等。治宜补气安神。

  • 血纳(归)包络

    子午流注用语。《针灸大全》:“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阴干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意指凡阴经开过五输穴之后,由于包络为阴血之母,诸阴血皆归于包络的原则,再按“我生他”

  • 盘肠产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盘肠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