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

金匮要略》卷上:葶苈大枣泻肺汤

药方名称葶苈大枣泻肺汤

别名葶苈大枣汤(《医宗金鉴》卷六十七)。

处方葶苈15克(熬令黄色,捣丸)大枣12枚

功能主治泻肺去痰,利水平喘。治肺痈,胸中胀满,痰涎壅塞,喘咳不得卧,甚则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流涕,不闻香臭酸辛;亦抬支饮不得息者。

用法用量先以水600毫升,煮枣取400毫升,去枣,纳葶苈,煮取200毫升,顿服。

备注方中葶苈子入肺泻气,开结利水,使肺气通利,痰水俱下,则喘可平,肿可退;但又恐其性猛力峻,故佐以大枣之甘温安中而缓和药力,使驱邪而不伤正。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赤水玄珠》卷五:葶苈大枣泻肺汤

药方名称葶苈大枣泻肺汤

处方葶苈、苦葶苈各等分,大枣

功能主治面目浮肿,喘嗽痰涎。

用法用量方中大枣用量原缺。

摘录《赤水玄珠》卷五

《金匮》卷上:葶苈大枣泻肺汤

药方名称葶苈大枣泻肺汤

别名葶苈汤、葶枣散、泻肺汤、葶苈大枣

处方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12枚。

功能主治肺痈,喘不得卧;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支饮胸满者。

用法用量葶苈汤(《圣济总录》卷二十四)、葶苈散(《医学入门》卷七)、泻肺汤(《千金方衍义》卷十七)、葶苈大枣汤(《金鉴》卷六十七)。

各家论述1.《千金方衍义》:“肺痈已成,吐如米粥,浊垢壅遏清气之道,所以喘不得卧,鼻塞不闻香臭。故用葶苈破水泻肺,大枣护脾通津,乃泻肺而不伤脾之法,保全母气以为向后复长肺叶之根本。然肺胃素虚者,葶苈亦难轻试,不可不慎。

2.《删补名医方论》:肺痈喘不得卧及水饮攻肺喘急者,方中独用葶苈之苦,先泻肺中之水气,佐大枣恐苦甚伤胃也。

临床应用1.痰喘:孙兆治一人病吐痰顷刻升余,喘咳不定,面色郁黯,精神不快。兆告曰:肺中有痰,胸膈不利,当服仲景葶苈大枣汤,泻中有补,一服讫,已觉胸中快利,咯无痰唾也、2.渗出性胸膜炎: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主,结合辩证加味治疗渗出性胸膜炎15例。方用葶苈子15-20g,大枣15-20g,痰多水多,体壮者重用。兼风寒表证者,加荆芥防风、苏叶;兼风热表证者,加桑叶菊花、银花、连翘;兼少阳证者,加柴胡黄芩;偏热痰者,加黄芩、桑白皮等;胸痛明显者,加丹参郁金等;胸水多,呼吸困难者,加甘遂末0.5-1g。结果15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发热一般在入院后一周内退热,胸腔积液在三周左右基本消失。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桔梗甘草汤

    药方名称桔梗甘草汤处方桔梗(炒)3分,甘草(炙,锉)3分,半夏(汤洗去滑,焙)3分,旋覆花半两,大腹皮(锉)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芍药3分,前胡(去芦头)1两。制法上为粗

  • 白术木香散

    药方名称白术木香散处方白术半两,木猪苓(去皮)半两,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泽泻半两,木香3钱,槟榔3钱,陈皮2两(去白),官桂2钱,滑石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喘嗽肿满,欲变成水病者,不能卧,不能食

  • 鸡子丸

    药方名称鸡子丸处方鸡子白3枚,干漆4两(熬),蜡3两,粳米粉半斤(1本无干漆)。制法上四味纯铜器中,于微火上煎,搅令调,纳粉令凝可丸,置土上温,乃纳鸡子,搅令相得,又煎令可丸。功能主治长虫。用法用量宿

  • 消痔千金散

    药方名称消痔千金散处方孩儿茶1.5克冰片0.03克熊胆0.6克甘草赤石脂黄连各0.9克寒水石1.5克硼砂0.3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诸痔肿疼不已。用法用量猪胆汁调搽。或以胆汁和

  • 鳖甲渍酒

    药方名称鳖甲渍酒处方鳖甲1方寸,乌贼骨2方寸,附子1两,甘草1两,恒山2两。功能主治疟。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酒2升半渍之,露1宿。明日涂五心手足,过发时疟断;若不断,可饮1合许。摘录方出《千金》卷

  • 诃黎勒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诃黎勒丸药方名称诃黎勒丸处方诃黎勒皮川乌头(炮,去皮、脐)缩砂仁白矾(煅)各1.2千克 肉豆蔻(去皮,炮)木香干姜(炮)各600克龙骨(洗)赤石脂各2.5千克制法上为末,用粟

  • 哮吼丸

    药方名称哮吼丸处方杏仁9克马兜铃9克 蝉衣6克 桑皮7.5克白果肉7.5克白矾15克 白信0.9克制法上药为末,红枣肉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哮吼。用法用量食后用冷茶送下,男7丸,女6丸。服后立刻吐

  • 柏叶乳

    药方名称柏叶乳处方人乳200毫升侧柏叶捣取汁功能主治治淋病。用法用量二味和匀,空腹时热服。摘录《经验广集》卷二

  • 黄耆八珍汤

    药方名称黄耆八珍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砂仁、沉香炒)、黄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劳力或看书着棋,久坐而致脊骨疼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八

  • 荆芥穗汤

    药方名称荆芥穗汤处方川黄连、荆芥穗、生地黄、生甘草。功能主治疏利郁结。主小儿胎气兼风邪入脐,致患撮口,气息喘急,啼声不出,或肚上青筋,吊疝内气引痛。用法用量与指迷七气汤(去桂,加大黄、钩藤、僵蚕)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