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芎辛汤

芎辛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芎辛汤

药方名称芎辛汤

别名大芎辛汤(《世医得效方》卷十)。

处方附子(去皮、脐)乌头(生,去皮、尖)天南星干姜细辛川芎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气虚痰厥,头痛如破,兼眩晕欲倒,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5片、茶芽少许,水煎,食后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兰室秘藏》卷上:芎辛汤

药方名称芎辛汤

处方细辛0.6克川芎蔓荆子各1.5克甘草白芷各3克防风4.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两目隐涩难开,羞明恶日,视物昏暗,赤肿而痛。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临卧温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猜你喜欢

  • 行水丸

    药方名称行水丸处方葫芦巴(炒)故纸(炒)缩砂仁毕澄茄 真川椒(去目,纸上炒出汗)乌梅肉(焙干)各7.5克木香牵牛(炒取末)各15克巴豆肉(略去油)4.5克制法上药为末,稀面糊丸,绿豆大。功能主治治水肿

  • 芒消丸

    《医心方》卷二十引《承祖方》:芒消丸药方名称芒消丸处方芒消3两,大黄3两,杏仁3两。制法上各别捣治,先末大黄,芒消下从后,捣杏仁子令如膏,乃合三物,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积热呕吐。用法用量每服

  • 凤雏膏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凤雏膏药方名称凤雏膏处方龙骨3g,没药3g,血竭3g,轻粉1.5g,冰片1.5g。制法上为细末,与蛋黄焦油调匀。功能主治下腿溃疡。用法用量外敷。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治痘全书

  • 大效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大效丸药方名称大效丸处方大蓟根7截(各长1寸,又名刺芥),白矾1两(细研),麝香当门子7豆许。制法用不沾土大瓜蒌1个,割下盖子,并不去瓤,入大蓟根并矾、当门子在内,用篦子左搅7遭

  • 坚中丸

    《医学纲目》卷二十三:坚中丸药方名称坚中丸处方黄连黄柏赤茯苓泽泻白术各30克陈皮肉豆蔻人参白芍药 官桂半夏曲各15克制法上药研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受湿,滑泄注下。用法用量每服5

  • 黄连含汤

    药方名称黄连含汤处方黄连2分,矾石2分,细辛2分,藜芦1分(炙)。功能主治小儿口疮,如月蚀状,赤黑似瘤有窍,如有虫,吮之有血。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1合。本疮含满口,冬可暖之。儿大解语,可用含之;儿小,

  • 绿茶蜜饮

    药方名称绿茶蜜饮处方绿茶5克蜂蜜适量制法将绿茶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盖紧温浸5分钟再调入蜂蜜即可饮用。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止痢消食。适用于细菌性痢疾。用法用量趁热顿服,每日3~4次。摘录《经验方》

  • 固气丸

    《奇效良方》卷三十四:固气丸药方名称固气丸处方天雄菟丝子五味子龙骨各45克桑螵蛸山茱萸干姜巴戟各30克韭子6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清精自下。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腹

  • 点眼秦皮汤

    药方名称点眼秦皮汤处方秦皮(锉碎)3两,青五铢钱7文,黄连(去须)1两,蕤仁(去皮)半两,淡竹叶(洗,切)30片。制法上药用水1升半,煎至7合,去滓。功能主治风热上冲,目赤痛,久患不愈。用法用量临卧时

  • 生姜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生姜汤药方名称生姜汤处方干生姜二斤,白面(炒)三斤,甘草(炒)十三斤,杏仁(去皮.尖.麸炒.别研)十斤。炮制上炒盐二十二斤同为末。功能主治治酒食所伤,心胸烦满,口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