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八痢之一。小儿因受惊气机逆乱,湿注肠道而成痢者。多由外感惊恐,肝气逆乱,阻滞气机,湿浊内仃,下注肠道所致。症见腹痛,便下青色粘胨,心烦不食。治宜温肝燥湿。用左金丸。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枢要》卷四。即冲和膏,见该条。
舌苔隆起成瓣状。多呈黑色,亦有黄腻瓣或焦黄瓣者。瓣少,病较轻;瓣多,则病重。多由脏腑实火熏蒸所致。可见于湿温、瘟疫等病(见《辨舌指南》)。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跌打损伤。详该条。
【介绍】:见徐春甫条。
元代医官职称。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四品。
见名医别录条。
病名。即暴聋。《卫生宝鉴》卷十:“夫卒耳聋者,由肾气虚为风邪所乘,搏于经络,随其血脉上入耳,正气与邪气相搏,故令耳卒聋也。”详暴聋条。
见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卷五。即倒产。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