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医别录》。为白苏子之别名,详该条。
脉诊的一种测候方法。全身遍诊法,以头部、上肢、下肢各分天、地、人三部,合为九候;寸口脉法以寸、关、尺三部各分浮、中、沉,合为九候。详三部九候条。
【生卒】:十六世纪初【介绍】:明代针灸学家。字梅孤。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通天文、乐律、兵法。嘉靖间考中武举。晚年专门研究医学,尤其精于针灸。为探索针灸学的渊源和要旨,根据《内经》、《难经》摘编成《针
五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又为二十三蒸之一。参见五蒸、二十三蒸条。
【介绍】:见秦之桢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搢臣。江苏扬州人。生平事迹欠详。辑有《愿体医话良方》一书(1838年),其内容主要包括急救方法和方药。
见《本草纲目》。①指女子第一次来的月经。②中药名。古代有以初潮之月经,干燥后取其粉末而入药。
证名。出《疡医准绳》卷三。指患疮疡期间出现四肢厥逆的现象。厥证有寒厥与热厥之分。寒厥由于肾阳虚衰,不能外温所致。证见四肢逆冷过于肘膝,指甲青紫,脉沉微细,疮亦灰白下陷。治宜温阳为主,方用托里消毒散去连
见青灵条。
证名。又名嗽吐脓痰。小儿咳嗽而咯脓痰的病证。多为感受风热邪毒,熏灼于肺,痰热内蕴,热壅血瘀,蕴酿成脓所致。可用桔梗汤,或苇茎汤加鱼腥草、红藤、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