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佩文斋广群芳谱·药谱条。
病名。出《金匮要略》。即狐疝。见该条。
养生术语,也是道家的一种养生方法。刘勰《新论》中有“决命必在吞气”之说。《抱朴子内篇·杂应》中亦有“有冯生者,但单吞气,断谷已三年”的记载。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突起睛高。详该条。
书名。3卷。清·吕震名撰于1850年。作者指出,有人“以为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殊不知伤寒不必尽属寒因,若风、若湿、若温、若热,皆统辖于伤寒二字内”(见自序)。本书首辨风、寒、湿、温、热之源流及六
指因感受风寒,皮毛闭塞,肺气不能宣通的病机。主要证候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肺气不宣与肺气不利大致相同,但通常肺气不宣多对外感表证而言,肺气不利多对内伤杂病而言。治宜结合宣肺。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五色丹。见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黄药子,详该条。
骨名。又名心蔽骨、鸠尾骨。详鸠尾骨条。
见《医垒元戎》。即参苏饮第一方。见参苏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