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简介邵序张序孙序周序上经(上品)玉石丹沙云母玉泉石钟乳涅石消石朴消滑石石胆空青曾青禹余粮太乙余粮白石英紫石英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白青扁青草菖蒲鞠华人参天门冬甘草干地黄术菟丝子

  • 神农本草经

    我国最早的一种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或《本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一说战国时期)。本书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药物学的成就。原书早已失传,其文字则经辗转引录,仍保存于《证类本草》等书中。

猜你喜欢

  • 束脉

    青筋缠束之处。相当于地机穴。属足太阴脾经之郄穴。位于膝内侧下五寸,辅骨之下陷中。《素问·刺腰痛篇》:“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为三痏。”

  • 手足厥逆

    证名。手足厥冷的别称。见《难经·十七难》。详手足厥冷条。

  • 秋应中衡

    脉应四时之象。出《素问·脉要精微论》。秋季阳气收敛,脉象应轻平而浮,像秤杆的平衡一样。

  • 肝合筋

    五脏与五体相合,肝主要合于筋。《素问·五藏生成论》:“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筋束骨,系于关节,维持正常的屈伸运动,须赖肝的精气濡养。《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的精气足则

  • 内衄

    病证名。①呕血的一种表现。《千金要方》卷十二:“内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从鼻孔出,是近从心肺间津液出,还流入胃中,或如豆羹汁,或如切,血凝停胃中,因即满闷便吐,或去数斗至于一石者是也。得之于劳倦、饮食

  • 病机汇论

    书名。18卷。清·沈朗仲撰,马俶校补。刊于1713年。本书系内科杂病(包括中风,中寒,暑证等60种),按照脉、因、证、治的顺序辑录古代各家学说,参以作者的见解编成。马氏校补时附加按语。

  • 叱腮

    病名。指患喉痹时合并腮腺肿痛者。《本草纲目》稻附方:“喉痹、叱腮。用糯米三升,……水调如膏药,贴项下及肿处,一夜便消。干即换之。当令湿为妙。”

  • 冲风泪出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风泪初起冬月甚,久则冬夏泪濛濛,肝虚冷泪不疼赤,实则热泪肿红疼。”治法:虚证宜养血补肝,祛风止泪,用止泪补肝散加减;实证宜疏风清热散邪,用川

  • 盘珠集

    中医丛书。清施雯(澹宁)等撰。收有《今运摘要》、《脉法大成》、《胎产证治》、《虚损启微》、《得配本草》等五种。现存清刻本。

  • 珊瑚痔

    病名。痔形如珊瑚之状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指患部有小肉突出,形如珊瑚的痔疮。相当于直肠息肉或肛周有多数赘皮外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