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元下虚
同肾阳虚衰。详该条。
同肾阳虚衰。详该条。
手少阳三焦经之简称。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鼠李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发生于头面部的湿疮。出《保婴撮要》卷三十二。由脏腑积热,外受风湿,湿热相搏而成。小儿多见。头面皮肤湿红,瘙痒起疹,破流黄水,反复发作,甚则蔓延全身。治宜清热疏风利湿。内服防风通圣散化裁,外搽青黛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水廓。详该条。
指比较严重的六淫邪气深入内脏。《灵枢·病传》:“大气入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踝关节脱臼。详脚盘出臼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脉应四时之象。夏季阳气旺盛,万物成长,正常脉象亦呈现洪大,其势急升缓降,如洪水之来盛去衰。《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如钩……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钉翳根深,由心肝留热,致目疼生翳,久则如银钉头入黑睛。……宜石决明散。”即钉翳。详该条。
干燥。《灵枢·寒热病》:“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