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蒺藜
出《药性论》。即刺蒺藜,详该条。
出《药性论》。即刺蒺藜,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由于阴邪过盛,导致脏腑气化失常,血脉凝滞或机能衰退,出现水气、痰饮或肿胀等寒性病症。《素问·调经论》:“阴盛生内寒奈何?……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
见《贵州草药》。为冰粉之别名,详该条。
即吐法。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蠹疽,见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系官医提举司之主要负责官员,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为从六品。
形色不相称的证象。《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把人按五行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形。所属五色即青、赤、黄、白、黑。如木形人色见黄,为木胜土;火形人色见白为火胜金,称为形胜色。这种附会的说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见《陆川本草》。为扶桑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即王烂疮。详该条。
出《经效产宝·续编》。即产后孤阳绝阴。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