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碧山人
【介绍】:
见孙光裕条。
【介绍】:
见孙光裕条。
【介绍】:宋代官吏。任西京(今河南洛阳)左藏库使,撰有《左藏方》,已佚。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洋虫之别名,详该条。
十问之一。问胸腹与辨别脏腑病证有关。胸膈脘腹满闷或胀痛走窜,噫气不舒的,多属气滞;疼痛固定一处,阵痛如针刺的,多为血瘀。钝痛气寒,咯吐痰涎的,多属停痰;胸胁痛、气促不能平卧的,多属饮证、积水。胸膈痞闷
病名。出清·叶氏秘传《七十四种疔疮良方并图形要诀》。即红丝疔,见该条。
出《疡科选粹》卷七。即瘤之别称。详该条。
即工尾势。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刺疔捷法》。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定位于鼻翼凸出处平行两侧,上直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点。主治头面疔疮,直刺0.2~0.3寸。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又名翻肛。即肛门红肿翻出。多因小儿积热太盛,下移大肠,流注肛门,或因大便困难,便时努力攻胀,致使肛门红肿翻出。治宜清热通便。用调胃承气汤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外
见《摘元方》。为荭草花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两侧胁肋下疼痛。多由气滞痰凝瘀阻所致。亦可见于肝咳。《素问·咳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详胁痛、胁下痛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