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即皮肤粗糙,干枯无泽。
《宣明论方》卷六方。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各半两,甘草一两。为粗末,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治伤寒杂病,内外所伤,腹满咽干,烦渴谵妄,心下按之硬痛,小便赤涩,大便结滞;或湿热内甚而为滑滞;热甚喘咳,闷乱惊
见博爱心鉴条。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七。即左金丸,见该条。
【介绍】:见卢和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神门。见该条。
受,接受;盛,承接。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承受从胃中来的、经过初步消化的饮食,进行分别清浊。《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王不留行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雄黄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鳖甲、五味子、地骨皮。为末,炼蜜为丸,食前盐汤送下。治久咳肺阴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