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提插法

猜你喜欢

  • 外科理例

    外科著作。7卷。明·汪机撰于1519年。作者广辑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薛己等疡科医论,结合临证心得,列医论154篇,选方265首及个人治验,详述外科诸证。书中阐析发病原因、病机、治则之要,倡“外科必

  • 宣成公

    【介绍】:唐代医家。撰《太和济要方》五卷。宋·庞安时曾引用“唐大和年(827~840年),徐氏撰《济要方》”,年属大和,疑即此书。

  • 血珀

    见《大明一统志》。为琥珀之处方名,详该条。

  • 双蛾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盖肿于咽之两旁者,为双蛾。”即双乳蛾。详该条。

  • 三才丹

    即三才丸,见该条。

  • 膺俞

    ①中府穴别名。《素问·水热穴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王冰注:“膺俞者膺中之俞也,正名中府。”中府属手太阴经。位于胸壁外上方,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六寸处。②胸两旁的

  • 足跟痛

    证名。又称脚跟痛。多由肾虚、血热、痰湿所致。《丹溪心法·足跟痛》:“足跟痛,有痰,有血热。”常见足跟一侧或二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张氏医通》卷五:“肾脏阴虚者,则足胫时热而足跟痛,六味丸加龟板

  • 噫气

    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即嗳气。《证治准绳·杂病》:“噫气,《内经》所谓噫,即今所谓暖气也。”详该条。

  •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书名。22卷。清·魏荔彤释义。成书于1720年。魏氏注解《金匮要略》,在汲取前人精义的同时,颇多个人发挥。并对所论病证的病机和治法,分析较详。但在释义中,间或杂有附会、不经之论。

  • 药性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