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又称吞酸、咽酸、噫醋。《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夫醋咽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能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咽而吞酸,致气息酸臭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醋咽证治》:“食后噫醋吞
见伤寒指掌条。
【介绍】:见吴昆条。
脉象。轻按浮取,细而小,重按沉取实大。《难经·六难》:“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
病名。系指喉闭之因于风热者。《疮疡经验全书》卷一:“风热喉闭内外俱肿者,谓其人久积热毒因而感风,风热相搏,发出外来则壅喉间。其人面赤腮肿,身发寒热,喉中有块如拳,外色鲜红。”治宜疏风解毒,泻火消肿。可
见《履岩本草》。为酸浆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胡洽条。
秦代主管医药的官员。杜祐《通典》:“秦有太医令丞主医药。”
出《本草图经》。为旋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药名诗》,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