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漆树

山漆树

《中药大辞典》:山漆树

药材名称山漆树

拼音Shān Qī Shù

别名铁象杆、野漆树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山漆树根、叶。夏、秋采收。

原形态灌木,高1~4米。小枝红褐色,无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纸质,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3~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斜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均无毛。圆锥花序腋生,花小而稀疏,杂性;萼片和花瓣4~6,覆瓦状排列;子房无柄,1室,花柱30核果扁圆形,黄白色至黄绿色;种子1颗。

生境分部生于坡地灌丛中。分布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复方①治风湿:铁象杆根一两,浸酒服;并用适量煎水熏洗患处。

②治无名肿毒:铁象杆叶适量,捣敷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漆树

药材名称山漆树

拼音Shān Qī Shù

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Delavay Lacquertree

别名铁象杆、野漆树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小漆树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xicodendron delavayi (Franch.)F.A.Barkl.[Rhus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叶随采随用,鲜用。

原形态小漆树灌木,高2-4m。树皮具椭圆形突起小皮孔,小枝红褐色,常被***,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达13cm;具小叶5-7,叶柄长3.5-5cm;小叶对生,小叶柄长1-2mm,或近无柄;卵状被针形或披针形,长3.5-5.5cm,宽1.2-3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略偏斜,阔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叶背被***;侧脉12-16对,纸质。花序近总状腋生,比叶短,长5-8.5cm,无毛;花小,淡黄色,杂性;花稀疏;萼片和花瓣4-6,覆瓦状排列;雄蕊长约1.5mm,花丝钻形,与花药等长,花药长圆形;花盘10裂;子房卵圆形,径约1mm,无毛,1室,花柱3。核果斜卵形,略压扁,径约6mm,无毛,具光泽,果核淡黄色,坚硬;种子1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2500m的阳坡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苦;温

归经膀胱;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解毒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疮疡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根煎汤,6-10g;或浸酒。外用:适量,叶捣敷;根煎汤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老头草

    《中药大辞典》:老头草药材名称老头草拼音Lǎo Tóu Cǎo别名小矛香艾(《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老头艾(《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菊科植物火绒草的全草

  • 小鬼钗

    药材名称小鬼钗拼音Xiáo Guǐ Chāi别名鹿角草、山黄连、土黄连、不怕日草、小鬼叉手、鬼针草、鬼疙针、刺针草、细叶鬼针草、细叶刺针草、小刺叉。锅叉草、一包针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小花鬼针草的全

  • 青榨槭

    药材名称青榨槭拼音Qīnɡ Zhà Qì英文名David Maple别名光陈子、飞故子、鸡脚手、五龙皮。出处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青榨槭的根、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

  • 毛叶三条筋

    《中药大辞典》:毛叶三条筋药材名称毛叶三条筋拼音Máo Yè Sān Tiáo Jīn别名黄脉山胡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樟科植物香面叶的根、叶、皮。全年可采。阴

  • 药老

    《全国中草药汇编》:药老药材名称药老拼音Yào Lǎo别名醉针茅、药草、米米蒿来源禾本科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 (Hance)Keng,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

  • 入地金牛

    《中药大辞典》:入地金牛药材名称入地金牛拼音Rù Dì Jīn Niú别名蔓椒、豕椒(《本经》),猪椒、彘椒、狗椒(《别录》),豨椒(陶弘景),金椒(《本草图经》),金牛

  • 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婆婆纳药材名称婆婆纳拼音Pó Pó Nà别名卵子草、石补钉、双铜锤、双肾草、桑肾子来源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婆婆纳Veronica didyma Teno

  • 野兔脑

    药材名称野兔脑拼音Yě Tù Nǎo来源兔目兔科蒙古兔Lepus tolai Pallas;东北兔L. mandschuricus Radde;孙河兔(草兔)L. capensis L.;雪

  • 牛喉咙

    《中药大辞典》:牛喉咙药材名称牛喉咙拼音Niú Hóu Lónɡ出处《千金·食治》来源牛科动物黄牛及水牛的喉咙。功能主治治反胃吐食。①《千金·食治》:

  • 胡葱子

    药材名称胡葱子拼音Hú Cōnɡ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胡葱的种子。功能主治食着诸毒肉,吐血不止,痿黄悴者,取子一升洗,煮使破,取汁,停冷,服半升,日一服,夜一服。摘录《中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