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经验医库》。指呕吐因脾胃虚弱所致者。《石室秘录》卷三:“胃吐出于脾虚。脾气不下行,自必上反而吐。补其脾气则胃气自安。”宜用附子理中汤等。
古代脉诊方法之一。①全身遍诊法。把人体头部、上肢、下肢分成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动脉,在这些部位诊脉,如果那部的脉出现独大、独小、独迟、独数,即表示该经的脏气有寒热虚实的变化。头部:上,两额动脉(太
见《正体类要》卷下。即参苏饮第二方,见参苏饮条。
【介绍】:见张文仲条。
出《广西通志》。为含羞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蜡梅花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即二人上马。见该条。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任脉之别。《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鸠尾穴),下鸠尾,散于腹。”本络脉发生病变,实则腹部皮肤痛;虚则腹部皮肤搔痒。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清气化痰饮,见该条。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四。即涌泉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