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编。全书收蕨类植物47科,91属,207种;裸子植物9科,16属,36种;双子叶植物173科,1040属,2833种;单子叶植物35科,227属,547种。每种药按正名
病证名。由于阴津耗伤而出现的燥证。多在热病后期,或吐泻、出汗、出血过多,损伤津液所致;也有因营养障碍、瘀血内阻,致使津血不能滋润而起。临床表现为骨蒸潮热、心烦口渴、唇舌干燥、皮肤皱裂、毛发不荣、肌肉消
①见《分类草药性》。为元宝草之别名。②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錾菜之别名。各详该条。
即十二刺。见该条。
见《外科大成》卷二。即内消退管丸,见该条。
见金匮要略编注条。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①出《尔雅·郭璞注》。即水芹。②出《名医别录》。即旱芹。各详该条。
出《开宝重定本草》。即黄药子,详该条。
【介绍】:隋代官吏。撰有妇科书籍《妆台方》一卷(《宋史·艺文略》作《妆台记》六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