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感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又名霉疮、广疮、时疮、棉花疮。由气化(间接)传染和精化(接触)传染而得。临症先患下疳,或患横痃,然后发杨梅疮。发病前有全身性发热、头痛
气功术语。即把舌下的唾液咽下。
证名。又称四支别离。指四肢好象与躯体分离的感觉。《素问·阴阳类论》:“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肢别离。”《素问识》卷八:“四支别离。吴(昆)云:胸中病,则四支无以受气
指饮食调养。《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太过,伤其正也。”
见《江苏野生植物志》。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五。即小儿紧唇。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即鹅口疮。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太白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审视瑶函条。
即蓄血。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