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
见古今医统大全条。
见古今医统大全条。
古病名。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黑水者,其根起于肾,其状先从足肤肿。”参见十水条。
参见小儿则条。
【介绍】:见张曜孙条。
见《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即寿脾煎,见该条。
病证名,见清·文叔来《慈幼便览》。多由脾虚不振,运化失常,水湿不化,聚而生痰,痰湿下注,并走肠间而成。证见泻无定时,质稠而粘,并有神疲乏力等。治宜健脾化痰,用神术散加茯苓、半夏。
即医界。
出《神农本草经》。即梅之果实,详乌梅条。
阳气来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复化,民病热于中。”
经外奇穴名。见《腧穴学概论》。位于腹右侧,当髂前上棘与脐孔连线的中点处。主治阑尾炎。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
正骨器械。抱膝的别名。出《疡医准绳》卷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