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十灰散

十灰散

出《修月鲁股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十灰散

药方名称十灰散

处方大蓟小蓟柏叶荷叶茅根 茜根大黄山栀牡丹皮棕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治劳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

用法用量上药烧灰存性,研极细,用纸包之,以碗盖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碎绞汁,或萝卜汁磨真京墨半碗,调灰15克,食后服下。

备注方中大蓟小蓟荷叶茜草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棕榈皮、侧柏叶性兼收涩,长于止血;由于治证属肝胃火盛,血热妄行,故于凉血止血药中,又配用桅子清泻肝胆之火;大黄导热下行,折其上逆之势;丹皮与大黄同用,降火之中含散瘀之品,可使血止而不留瘀;且本方烧炭存性使用,则止血作用更着;以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服,亦旨在增强凉血之功。

摘录出《修月鲁股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医学心悟》卷三:十灰散

药方名称十灰散

处方大蓟小蓟茅根 茜根 老丝瓜山栀蒲黄荷叶大黄乱发

制法上药烧灰存性。

功能主治祛瘀生新,止血。治暴吐血、或吐血而兼有瘀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6~9克,藕汤调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猜你喜欢

  • 葱薤汤

    药方名称葱薤汤处方葱白1握,薤白1握,荆芥穗1握,竹茹1握,豉(去皮)半升,生姜1分,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49粒。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阴毒伤寒。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酒2盏,煎10

  • 淋洗秦皮汤

    药方名称淋洗秦皮汤处方秦皮2两(去粗皮),柴胡2两(去苗),黄柏2两(去粗皮),黄连2两(去须),蛇衔2两,苦竹叶2握,细辛(去苗叶)1两。制法上为末,拌匀。功能主治目生眵(目蔑)。用法用量本方方名,

  • 单行鬼箭汤

    药方名称单行鬼箭汤处方鬼箭5两。功能主治妇人乳无汁。用法用量以水6升,煮取4升,去滓,1服8合,1日3服。亦可烧炭作末,每服方寸匕,水下。1日3次。摘录《千金》卷二

  • 槐子丸

    《眼科金镜》卷四:槐子丸药方名称槐子丸处方白蒺藜(炒,去刺)车前子牛蒡子茺蔚子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治肝虚风邪所致目偏视。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

  • 一志汤

    药方名称一志汤处方人参6克茯神6克白术4.5克甘草1.5克黄耆6克益智仁4.5克远志1.5克柏子仁6克 广皮3克木香1.5克大枣2杖 姜3片功能主治治思虑太过,心烦意乱,食少神疲,四肢倦怠。用法用量水

  • 清血丸

    药方名称清血丸处方槐花(炒)荆芥穗(炒)侧柏叶(炒)各1.5克黄连枳壳制法上药研末,醋糊为丸。功能主治治痢下鲜血。用法用量陈米汤送下。备注方中黄连、枳壳,原书中无用量。摘录《幼科指南心法》卷上

  • 溃疡丸

    药方名称溃疡丸处方白及粉12g,甘草粉18g,蜂蜜30g。制法上药制丸3粒。功能主治益胃止血。主溃疡病。用法用量每服1-2丸,日服3次。亦可作汤剂,水煎,蜂蜜兑服。若胃酸多,加乌贼骨;痛剧,加延胡索、

  • 七味广枣丸

    药方名称七味广枣丸处方广枣450g 肉豆蔻75g丁香75g木香75g枫香脂75g沉香75g 牛心粉75g来源本品系蒙古族验方。性状本品为红色的包衣大蜜丸,除去外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甘、苦、辛、微酸。

  • ***消毒散

    药方名称***消毒散处方牛蒡子甘草荆芥防风各15克***(镑)0.6克金银花0.9克功能主治治小儿斑疹、丹毒,发热痛痒。用法用量上药水煎熟,入***,倾出服。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二

  • 参归芍药汤

    《四圣悬枢》卷三:参归芍药汤药方名称参归芍药汤处方人参1钱,甘草2钱,当归3钱,芍药(醋炒)2钱。功能主治小儿痘疮根散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温服。摘录《四圣悬枢》卷三《回春》卷三:参归芍药汤药方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