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刺梨根

刺梨根

《中药大辞典》:刺梨根

药材名称刺梨根

拼音Cì Lí Gēn

别名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

出处《草木便方》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7~8月采。

化学成分根、茎均含鞣质。四川产的根皮含鞣质。又含维生素B-2.4%,维生素P-2.8%。

性味甘酸,平。

①《草木便方》:"甘酸,涩。"

②《分类草药性》:"味苦。"

③《贵阳民间药草》:"酸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止泻,涩精。治胃痛,泄泻,痢疾,遗精,崩漏,带下,久咳。

①《草木便方》:"止痢,治牙痛,崩带。"

②《分类草药性》:"止泻。治喉痛,吐血,红崩,白带。"

③《贵阳民间药草》:"健胃止痛,消食去胀。治久咳,久痢。"

④《四川中药志》:"治痔疮,牙龈肿痛。并能发乳,止遗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

复方①治慢性胃炎,胃痛:茨藜根,煎成浓液,每日当茶饮,连服一周。(《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胃气胀痛:茨藜根一两,红糖一两。水煎服。(《贵州民间方药集》)

③治脾虚白痢,消化不良:茨藜根一两五钱,何首乌一两五钱,头晕药一两。水煎,连服二剂。(《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赤白崩带:刺梨根半斤,金毛狗脊四两。泡酒,早晚各服一酒杯。(《重庆草药》)

⑤治久咳:茨藜根,加糖煎服。(《贵阳民间药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刺梨根

药材名称刺梨根

拼音Cì Lí Gēn

英文名Root of Single Roxburgh Rose

别名茨藜子根、茨藜根

出处出自于《草木便方》。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缫丝花和单瓣缫丝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osa roxburghii Tratt.2..Rosa roxburghii Tratt.f.normalis Rehd. Et Wils.

采收和储藏:7-8月采。

原形态1.缫丝花 灌木,高约1-2.5cm;树皮灰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常有成对皮刺。羽状复叶;小叶9-15,连叶柄长5-11cm;叶柄和叶轴疏生小皮刺;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小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2cm,宽0.5-1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两面无毛。花两性;花1-3朵生于短枝顶端;萼裂片5,通常宽卵形,两面有绒毛,密生针刺;花直径5-6cm;重瓣至半重瓣,外轮花瓣大,内轮较小,淡红色或粉红色,微芳香;雄蕊多数,着生在杯状萼筒边缘;心皮多数,花柱离生。果扁球形,直径3-4cm,绿色,外面密生针刺,宿存的萼裂片直立。花期5-7月,果期8-10月。

2.本变型花为单瓣,粉红色,直径4-6c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2.生于海拔500-2500m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西、福建、湖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和根茎呈圆柱形,长 15-30-50cm,直径0.5-2cm或更粗。表面棕褐色,具细纵纹及侧根痕,少数有细须根残存。皮部薄,易剥离,皮脱落处表面呈棕红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木部呈浅红棕色与黄白色间杂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涩。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外侧有落皮层,有的可见1-2列木栓形成层和数列栓内层细胞,其内散有单个或数个成束的纤维。无限外韧型维管束排列成环,韧皮部纤维束排成断续的1-2层,木化或微木化,有的纤维鞘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木质部导管多单个散在,周围有木纤维,壁木化。射线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5-11-16列,有的细胞孔沟明显。年轮清晰可见。髓部细胞壁木化。

粉不特征:棕黄色。①韧皮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胞腔窄,直径20-25μm,具孔沟。②晶鞘纤维结晶长方形或多角形。③木纤维直径约18μm,胞腔狭窄。④导管多为网纹,直径50-80μm。⑤草酸钙结晶方形、短柱形或不规则形。

化学成分根、茎均含鞣质。四川产的根皮含鞣质19.75%。又含维生素B2,4%;维生素P,2.8%。

性味甘酸;平;无毒

归经脾;胃;肝;肾经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止痛,收涩,止血。主胃脘胀满疼痛,牙痛,喉痛,久咳,泻痢,遗精,带下,崩漏,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每次0.15g。

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止痢,治牙痛,崩带。

2.《分类草药性》:止泻。治喉痛,吐血,红崩,白带。

3.《贵阳民间药草》:健胃止痛,消食去胀。治久咳,久痢。

4.《四川中药志》:治痔疮,牙龈肿痛。并能发乳,止遗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贯众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贯众药材名称小贯众拼音Xiǎo Guàn Zhònɡ别名贯众、昏鸡头、鸡脑壳、鸡公头、乳痛草来源为鳞毛蕨科贯众属植物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 Smith,以

  • 装饰卷柏

    药材名称装饰卷柏拼音Zhuānɡ Shì Juǎn Bǎi英文名herb of tricholoma tamariskoid spikemoss别名缘毛卷柏、毛鹿卷柏、大理卷柏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

  • 羊洪膻

    药材名称羊洪膻来源伞形科茴芹属植物缺刻叶茴芹Pimpinella thellugiana Wolff,以根或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洗净切段,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用于克山病,心悸,气短,咳

  • 刺针草

    药材名称刺针草拼音Cì Zhēn Cǎo别名鬼针草、盲肠草、一包针、粘身草、婆婆针、金盏银盘、跟人走、钢叉草来源菊科刺针草属植物刺针草Bidens bipinnata L.及三叶刺针草B.

  • 水凤仙

    药材名称水凤仙拼音Shuǐ Fènɡ Xiān别名华凤仙、水指甲花、象鼻花、水边指甲花、入冬雪、中华凤仙花、水仙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华凤仙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c

  • 醉魂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醉魂藤药材名称醉魂藤拼音Zuì Hún Ténɡ别名野豇豆、老鸦花来源萝藦科醉魂藤Heterostemma alatum Wight,以根、全株入药。

  • 毛叶石楠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叶石楠药材名称毛叶石楠拼音Máo Yè Shí Nán别名糯米珠、邓向观来源蔷薇科毛叶石楠Photinia villosa (Thunb.

  • 鹿角

    《中国药典》:鹿角药材名称鹿角拼音Lù Jiǎo英文名CORNU CERVI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 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

  • 八角枫叶

    《中药大辞典》:八角枫叶药材名称八角枫叶拼音Bā Jiǎo Fēnɡ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或瓜木的叶。植物形态详"八角枫根"条。功能主治《南宁

  • 罂粟

    《中药大辞典》:罂粟药材名称罂粟拼音Yīnɡ Sù别名罂子粟(《本草拾遗》),御米、象谷、米囊、囊子(《开宝本草》),莺粟(《滇南本草》)。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种子。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