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指南
见修事指南条。
见修事指南条。
病证名。出《灵枢·热病篇》。系指舌体溃烂。《世医得效方》卷十七:“舌本烂,热不止者逆。”参见舌烂条。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清半夏12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8克,生赭石、炒黑芝麻、炒柏子仁、白芍药各9克,朴硝、陈皮、茯苓各6克。水煎服。治思虑生痰,因痰生热而致的神志不宁。
病名。又名口中肉毬。见《焦氏喉科枕秘》:“此症因外感六气,内伤七情而起,咽喉之内生肉球,如龙眼核大,有根如线五寸余长,吐球出方可饮食,以手轻捻,痛彻至心,服益气疏风汤,用真麝香二钱,作二次,水和服,或
即肾经病。十二经病之一。《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欬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
见《本草原始》。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听小儿声以辨脏腑病虚实的方法。见《幼科全书》。声悲是肝病,声笑是心病,声呼是肺病,声沉是肾病,声清是胆病,声短是小肠病,声速是胃病,声长是大肠病,声微是膀胱病。声悲慢是肝脾相克病;声速微细是胃与膀胱相
眼科病证。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赤脉传睛。详该条。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咽喉经验秘传》:“乳蛾有双有单,有连珠者。多因酒色郁结而生……,其症生于喉旁,左属心,右属肺。一边生者单,两边生者为双,二日白星上下相连,又如缠袋状者为连珠。单轻双
病证名。指瘀血阻滞所致的呃逆。《证治汇补·呃逆》:“瘀呃,心胸刺痛,水下即呃,脉芤沉涩。”《医林改错》卷上:“呃逆俗名打咯忒,因血府血瘀。”《张氏医通·呃逆》:“有饮热饮冷而呃,背微恶寒,目睛微黄,手
天昏地暗。《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主埃郁昏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甚则黄黑昏翳,流行气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