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凤眼果

凤眼果

《中药大辞典》:凤眼果

药材名称凤眼果

拼音Fènɡ Yǎn Guǒ

别名频婆果(《岭外代答》),九层皮(《君子堂日询手镜》),罗晃子(《纲目》),潘安果(《生草药性备要》),七姐果、富贵子(《广州植物志》)。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梧桐科植物苹婆种子

原形态苹婆(《植物名实图考》)

乔木,高达10米。树皮褐色。叶纸质,阔矩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长8~25匣米,宽5~15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基部钝,秃净;叶柄长2.5~5厘米。圆锥花序下垂,长8~28厘米;花杂性,无花冠;花萼粉红色,5裂至中部,裂片三角状条形,被短柔毛;雄蕊柱柔弱,弯曲;雌花少数,子房有毛,具柄,5裂,花柱弯曲。蓇葖革质,卵状,长4~8厘米,宽2.5~3.5厘米,具喙,熟时暗红色,被短绒毛。种子1~5颗,椭圆球形,暗栗色。花期5月。果期6~7月(贵州)。

生境分部野生山坡林内或灌丛中,亦有栽培。分布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甘,温。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甘,温。"

②《生草药性备要》:"甘,平。"

功能主治温胃,杀虫。治虫积腹痛,翻胃吐食,疝痛。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脏腑生虫及小儿食泥土,腹痛,癖块积硬。养肝胆,明目去翳,止咳退热,解利风邪,消烦降火。"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生天婆究(小儿烂头疡)煅存性,开油搽;消热气,煲肉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研末为散。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搽。

复方①治腹中蛔虫上攻,心下大痛欲死,面有白斑:罗晃子、牵牛子各七枚。水煎服。

②治翻胃吐食,食下即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罗晃子七枚。煅存性,每日酒调下方寸匕,服完为度。

③治疝痛:罗晃子七个。酒煎服。(选方出姚可成《食物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凤眼果

药材名称凤眼果

拼音Fènɡ Yǎn Guǒ

英文名Seed of Common Sterculia

别名罗晃子、苹婆果、九层皮、潘安果、七姐果、富贵子、假九层皮、红皮果。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1.《君子堂日询手镜》:横州,果苽之属有名九层皮者,脱至九层方见肉,熟而食之,其味类栗。

2.《岭南杂记》:频婆果,如大皂荚,荚内鲜红,子亦如皂荚子。皮紫,肉如栗,其皮有数层,层层剥之,始见肉。

3.《思恩府志》:罗晃子,俗名九层皮,形类蚕豆可茹,味如煨栗。外有黑光,连肉有皮九层,故名。产于山树(林)中。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苹婆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culia nobilis Smith

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取种子晒干备用。

原形态苹婆乔木,高达10m。树皮黑褐色,小枝幼时略被星状毛。叶互生;叶柄长2-3.5cm;叶片薄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8-25cm,宽5-15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或钝,两面均无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披散,长达20cm,有短柔毛;花单性,无花冠;花萼淡红色,钟状,外面被短柔毛,5裂,裂片条状披针形,先端渐尖且向内曲,在先端互相粘合,与钟状萼筒等长;雄花较多,雌雄蕊柄弯曲,无毛,花药黄色;雌花较少,略大,子房圆球形,有5条沟纹,密被毛,花柱弯曲,柱头5浅裂。蓇葖鲜红色,厚革质,长圆状卵形,长约5cm,宽约2-3cm,先端有喙,每果内有种子1-4颗。种子椭圆形或长圆形,黑褐色,直径约1.5cm。花期4-5月,但少数植株在10-11月常可第2次开花。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内或灌丛中,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椭圆球形,黑褐色或暗栗色,直径约1.5cm。气微,味淡。

性味甘;平

归经胃;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和胃消食,解毒杀虫。主翻胃吐食;虫积腹痛;疝痛;小儿烂头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8枚;或研末为散。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搽。

注意脾虚便泄者禁服。

各家论述1.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脏腑生虫及小儿食泥土,腹痛,癖块积硬。养肝胆,明目去翳,止咳退热,解利风邪,消烦降火。

2.《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生天婆究(小儿烂头疡)煅存性,开油搽;消热气,煲肉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榔榆叶

    药材名称榔榆叶拼音Lánɡ Yú Yè别名鸡筹仔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榔榆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parvifolia Jacp.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均可采收,鲜用。原形态落叶乔木,

  • 短瓣花

    药材名称短瓣花别名短瓣石竹、僮仁局、小儿新光、扣仁荡、生烟叶、松筋藤、土牛膝[广西]来源石竹科短瓣花属植物短瓣花Brachystemma calycinum D. Don,以带根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

  • 羊毛草根

    药材名称羊毛草根拼音Yánɡ Máo Cǎo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六棱菊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鹿耳翎"条。性味性凉,味辛。功能主治调气,补虚,

  • 东北埃蕾

    药材名称东北埃蕾来源龙胆科东北埃蕾Centaurium meyeri (Bunge) Druce [Erythraea meyeri Bunge],以带花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吉林、内蒙古。性味苦,

  • 毛青杠

    《中药大辞典》:毛青杠药材名称毛青杠拼音Máo Qīnɡ Gànɡ别名斩龙剑(《贵州民间方药集》),小紫金牛(《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红刺毛藤(《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州民间

  • 阿魏

    《中国药典》:阿魏药材名称阿魏拼音ā Wèi英文名RESINA FERULAE别名臭阿魏、细叶阿魏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 M. Shen

  • 叉分蓼

    药材名称叉分蓼拼音Chā Fēn Liǎo别名酸不溜、分枝蓼、叉枝蓼、酸姜来源蓼科叉分蓼Polygonum divaricatum L.,以根(黑色老根为佳)入药。生境分部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

  • 紫青藤根

    药材名称紫青藤根拼音Zǐ Qīnɡ Ténɡ Gēn别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牯岭勾儿茶的根。

  • 银叶树

    药材名称银叶树拼音Yín Yè Shù英文名Coastal Heritiera别名大白叶仔。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银叶树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itier

  • 绿珊瑚

    药材名称绿珊瑚拼音Lǜ Shān Hú别名九龙草、九仙草、珍珠草来源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急折百蕊草Thesium refractum Mey.和喜马拉雅百蕊草T. himalense Ro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