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深重复杂难以辨认的病证可从其表象而治之。如热极似寒,寒极似热,应顺其假寒、假热的表象,采用从治的方法。参见反治条。
见《山东中药》。为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鼻衄。①伤寒阳明热盛时的鼻衄,同时衄后阳明之热随之而解者,称为红汗。《三指禅》卷二:“伤寒鼻衄,名曰红汗。热随血解。不必止血,亦不必再发汗。”②泛指一般鼻衄者。《伤寒家秘的本》:“俗人以血为
出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即丹痧,详该条。
《素问》篇名。本篇以阴阳五行为中心,联系人体的变化来讨论发病的规律。文中论述了天地、四时、日夜、脏腑、五色、五味、五音等不同事物的阴阳属性,指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而强调摄生和“藏精”的重要性。作者认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即额疽发生在左右额角者。见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鬼灯笼之别名,详该条。
眼科病证。见秦伯未《中医临床备要》。即状如鱼胞。详该条。
见《金匮翼》卷五。即锡类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