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三阴证

猜你喜欢

  • 一赤散

    《证治准绳·疡医》卷六方。大黄、赤石脂、煅石膏各等分。为末,先挑破患处,然后掺药。治伤损敷药后起泡者。

  • 菟丝实

    出《吴普本草》。即菟丝子,详该条。

  • 银精石

    见《石雅》。为云母之别名,详该条。

  • 脾胃阴虚

    胃阴虚和脾阴虚的综合表现。脾与胃相表里,同主后天水谷营养的生化,故胃阴虚常引致脾阴亦虚,出现本证。参胃阴虚、脾阴虚各条。

  • 目纲

    ①人体部位名。指上、下眼睑部。《医宗金鉴》:“目纲者,即上、下目胞之两睑也,又名曰睫,司目之开阖也。”其中上眼睑部又称目上纲(或作目上网),下眼睑部又称目下纲(或作目下网)。②即目眩,详该条。

  • 喻嘉言

    【介绍】:见喻昌条。

  • 肠窟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腹结,见该条。

  • 五音

    出《灵枢·邪客》。指宫、商、角、徵、羽五音。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 少阳经病

    指由于邪热郁于少阳经而产生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心烦,胁痛等症,热邪介于半表半里。治宜小柴胡汤。

  • 车轮菜

    见《救荒本草》。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