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下脘

下脘

①指胃腔下口幽门部。《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素问·调经论》:“上焦不行,下脘不通。”②经穴名。代号RN10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下管。别名幽门。属任脉足太阴、任脉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上2寸。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反胃肠鸣泄泻,以及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猜你喜欢

  • 五叶草

    ①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地羊鹊之别名。②见《滇南本草》。为老鹳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 伤寒卒病论笺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 痘疹全婴金镜录真本

    参见痘疹金镜录条。

  • 小红米果

    见《云南中草药》。为红紫珠之别名,详该条。

  • 医诂

    见医故条。

  • 本草节要

    药物学著作。南宋·张松撰约成书于1208~1224年间。此书早佚,仅存佚文60余条。据《宝庆本草折衷》载述此书梗概称:此书择取本草常用药,抄节性味、主治之要,合经注之文,统以成段。虽立言简要而亦有所补

  • 细独脚马骝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独脚柑之别名,详该条。

  • 乌尾丁

    见《广西中草药》。为毛冬青之别名,详该条。

  • 续本事方

    见本事方续集条。

  • 独脚丝茅

    见《江西中药》。为仙茅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