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内侧缘。《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
见《贵州草药》。即油桐根,详该条。
书名。又名《痘疹正传必读》。6卷。清·沈巨源撰。刊于1696年。卷1~2论痘症各期的症治;卷3~5集引古今治痘理论与医方。作者于痘疹理论,宗费启泰《救偏琐言》一书;在治疗上,对攻下之法尤为重视。
证名。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名溺血、尿血。详尿血条。
上、下唇交会处。因在口的两侧,故称。
出《新修本草》。为连翘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夏枯草,详该条。
书名。江苏新医学院编。分上、中、下篇。上篇为中医基础,分述阴阳、脏腑经络、病因、诊法、辨证、治法、药物及方剂;中篇为中医临床,介绍内科、儿科、妇科、外科、伤科、五官科多种疾病;下篇针灸和新医疗法,包括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凡五尸者……又灸两手大拇指头,各七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奇穴,名大拇指头。治肾炎水肿。
眼的部位名。见《兰室秘藏》卷上。即眼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