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水肿

风水肿

水肿之一。亦称风水。多由脾肾气虚,汗出当风所致。《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夫风水肿者,由脾肾气虚弱所为也。肾劳则虚,虚则汗出,汗出当风,风气内入,还客于肾,脾虚又不能制于水,故水散溢皮肤,又与风湿相搏,故云风水也。”症见身体浮肿,皮肤紧胀,上气喘急,不能眠卧,骨节痠痛,恶风脚弱,脉浮而紧等。治宜散风祛湿健脾补肾,通利小便。可用防风散麻黄散大腹皮散等方。参见风水条。

猜你喜欢

  • ①与膜通。《灵枢·邪客》:“地有林木,人有募筋。”详膜条。②募穴。《难经·六十七难》:“五脏募皆在阴,而俞在阳者。”详募穴条。

  • 腰带痈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廿。又名火腰带毒。由风热壅于肌表而成。证同一般外痈。治用断毒截腰法:白及、雄黄各一两,研细末,鸡蛋清调敷,干则易之。余参见外痈条。

  • 猪辽参

    见《天宝本草》。为盘龙参之别名,详该条。

  • 韩天爵

    【介绍】:见韩懋条。

  • 急惊风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惊风的一种证型。急惊风形成的因素很多,有因偶然受外界的各种强烈刺激引起;有因心肝火盛,外感风寒郁闭,不得宣泄所形成;也有由于饮食不节,脾胃停痰,郁而化热,以致痰热相蒸,窍道不

  • 夜牵牛

    ①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伤寒草之别名。②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独脚乌桕之别名。各详该条。

  • 六入

    一年之中,风、火、湿、暑、燥、寒六气互相出入以生化万物。《素问·五运行大论》:“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张介宾注:“凡寒暑再更而气入者.六,非虚无以寓气,非气无以化生,故曰令虚以化生也。”(《类经

  • 疟疾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指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古人观察到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内经》称疟、痎疟;《金匮要略》称疟病。多因风寒暑湿之邪,客于营卫所致。因体质

  • 精薄

    证名。指精液稀薄。见《辨证录·种嗣门》。其症泄精稀薄,常与滑精早泄并见,每影响生育。多因心肾不足所致。宜温壮心肾。用济火延嗣丹、补天育麟丹等方。

  • 诊脉要诀

    见管见大全良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