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脉来沉滑之象。《素问·阴阳别论》:“鼓阳至而绝曰石。”《难经·十五难》:“冬脉石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时,水凝如石,故其脉之来,沉濡而滑,故曰石。”
见辨舌指南条。
【介绍】:见姚澜条。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欠详。著有《玄秘会要针经》五卷。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背正中线,当第八、九胸椎棘突之间。主治疟疾。微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虎口疔。见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勇疽。见该条。
偏枯的别称。出《素问·风论》。多由于风邪乘虚客于躯体的偏侧所致。《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偏风者,风邪偏客于身一边也。人体有偏虚者,风邪乘虚而伤之,故为偏风也。”参见偏枯、半身不遂条。
症候名。指呼吸时有哮鸣音。《素问·气交变大论》:“咳喘息鸣。”
出《灵枢·营卫生会》。参见夺血者无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