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贲肫

猜你喜欢

  • 老鼠乳

    见《福建中草药》。为老鼠耳之别名,详该条。

  • 腰户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腰俞。见该条。

  • 五脏衄

    病证名。指由情志激动过度而导致的鼻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积怒伤肝,积忧伤肺,烦思伤脾,失志伤肾,暴喜伤心,皆能动血。蓄聚不已,停留胸间,随气上溢,入清道中,发为鼻衄,名五脏衄。”可用止衄

  • 揿针

    见皮内针条。

  • 产后水肿

    病证名。见明·赵贞观《绛血丹书》。因素体脾肾虚弱,产后脾肾之阳益虚,水湿不得敷布,溢于肌肤四肢所致。症见手足浮肿,皮肤光亮色润。治宜大补气血为主,佐以利水。方用八珍汤加苍术、茯苓。若壅满加陈皮、半夏、

  • 肉蜈蜂

    病名。见《外科真诠》卷上。指生于大腿内侧之肿疡。由风湿郁积,气血阻滞而成。患处皮肤不红肿,但疼痛难忍,溃后有败肉如蜂之状,故名肉蜈蜂。初起治宜消散,服黄芪内消汤;外用五虎丹;已溃用五五丹去腐,继用生肌

  • 崇骨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别名椎顶、太祖。位于后正中线,第六颈椎棘突下缘。主治感冒,咳嗽,疟疾,项强;以及支气管炎,癫痫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病藕包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臑痈。详该条。

  • 喉肿

    病证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起于脾经,食煎炒油炽等物,及饮酒太过而行房事,以致毒气不能流行,聚结喉根,若不速治,毒闭即死。”即咽喉肿痛。详该条。

  • 韦慈藏

    【生卒】:644~741?【介绍】:唐代医生。名讯。京兆(今陕西境内)人。善医术。武则天执政时(648年),曾为侍御医,龙景中(707~709年)任主管宫庭饮食的官员——光禄卿。晚年辞官归里,为人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