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虚肝燥

猜你喜欢

  • 惊热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四。小儿骤受惊忤,惊则气散神浮,引起发热。症见遍身发热,夜间尤甚。外无表症,内无宿滞,但见额上及眉宇间赤色,印堂青色,烦躁不宁,易从睡梦中惊醒。治宜清热镇惊,用抱龙丸;虚

  • 外感黄疸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因外邪失治传里,化热熏蒸所致的黄疸。《素问·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

  • 绝皮

    皮肉相交处。《灵枢·官针》:“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

  • 黄六苍

    【介绍】:见黄序条。

  • 肥疳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脾疳。见该条。

  • 瘴毒

    详瘴条。

  • 窦子声

    【介绍】:见窦杰条。

  • 野鸡冠

    见《本草纲目》。为青葙之别名,详该条。

  • 少腹疽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小腹痈。见该条。

  • 上棱骨

    解剖名。见《伤科汇纂》。髃骨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