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四川中药志》。为水八角之别名。②见《四川中药志》。为草血竭之别名。③见《分类草药性》。为红白二丸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石斛之别名,详该条。
即刺血疗法。见该条。
由于先天性畸形,尿门无孔,以致婴儿出生后小便不通,宜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即曲骨。《千金要方》曲骨作屈骨。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七。煅软石膏、制半夏、制天南星、炒香附、炒栀子各等分。为末,米粥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治嘈杂暖气。
即和法。详该条。
见《救荒本草》。为地笋之别名,详该条。
见横络条。
病名。多由风热邪毒犯肺所致。症见咽喉内生点如珠,故名。《喉科种福》卷四:“形如珍珠,红盘黄顶,散布于喉中,或纷见于口内。其痛异常,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身疼,以人参败毒散发表,大便结以防风通圣散外解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