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药罐法

药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见《外科正宗》。亦称药筒法,是拔罐与药物疗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拔罐的操作,有利于药物的渗入和吸收,以温通经络祛风除湿,舒筋止痛。适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急慢扭伤哮喘,气管炎,早期乳腺炎等症。所用的药液,可根据病情灵活改变,一般多选用性味辛温,具有活血止痛作用的中药制成。药罐法按其操作方法可分为煮药罐与贮药罐二类。前者归属于“水罐法”的范围;后者由于事先要将药液贮存在罐内,且采用抽气法吸拔,则属于抽气罐法范畴。详各该条。

猜你喜欢

  • 壅疾

    脚气的古称。见《济生方·脚气》。详脚气条。

  • 龙渊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龙泉。即然谷,见该条。

  • 三指禅

    脉学著作。3卷。清·周学霆撰于1827年。周氏信仰佛道,尝谓:“医理无穷,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并自称其脉学曾得“异人”指示,认为:“全身脉症,于瞬息间尽归三指之下”(见本书卷一总论)

  • 痘疹专门秘授

    见痘疹专门条。

  • 中药炮制经验集成

    书名。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本书总结历代药物炮制资料和经验,结合全国28个大中城市有关中药炮制法,予以综合整理编成。共收录常用中药501种。于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

  • 徐安仁

    【介绍】:宋代人。撰《守论纂要》10卷,佚。

  • 至剂

    峻猛而量大的药剂。《灵枢·终始》:“(少气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

  • 产室

    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为妇人分娩所准备的房屋。

  • 伤寒论阳明病释

    书名。4卷。清·陆懋修撰。作者鉴于伤寒阳明病每多“中焦危急之候”,不容误诊或缓治。遂取《伤寒论》阳明病篇原文共78条予以诠释,选集前人有关阳明病的释文287条,对阳明证的证治作了较深入的归纳和总结,并

  • 医林纂要探源

    综合性医书。10卷,清·汪绂辑于1758年。作者集诸家医书分类编辑而成。卷1医源,共47条,阐述阴阳五行,脏腑部位功能,脉象;卷2~3分析药性680余味;卷4~10选辑方剂630余首,以张仲景、李东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