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治通义辑要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①《金匮要略》方。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水煎顿服。治肝着,症见胸胁痞闷不舒,甚则痛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初起时欲得热饮者,并治妇人半产漏下。②《圣济总录》卷八十四方。旋覆花一两,赤茯苓、桑白
指第五胸椎。《素问·刺热篇》:“五椎下间主肝热。”
经外穴名。即印堂。《千金翼方》:“曲眉穴,位在两眉间。”
病名。见《陈氏秘传》。即肩关节脱臼。详肩胛骨出条。
病证名。小儿感受寒邪而兼发惊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伤寒是寒邪客于皮肤,搏于气血,使腠理闭密,气不宣泄,蕴集生热,故头痛,体痛而壮热也。其兼惊者,是热乘心,心主血脉,小儿气血软弱,心神易动,
八方。《素问·上古天真论》:“视听八达之外。”
①病名。《外科启玄》卷七:“时时下鲜血不止是也。”又名热漏。即漏症并发明显下血者。②即经漏。详该条。
自我按摩方法。肘部屈曲,转摇肩关节,带动肩胛骨,以作用于背部的膏肓穴。《理瀹骈文》:“两肩扭转,运动膏肓穴,除一身疾。”
见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即积痢。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