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舒肝调气丸

舒肝调气丸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陈皮延胡索郁金菖蒲牵牛子五灵脂(醋炒)、莪术(醋炒)、牡丹皮白芍药各500克,枳实((麸炒)1500克,龙胆草青皮各1000克,郁李仁沉香各250克,厚朴花27克,姜黄360克,香附(醋炒)、厚朴(姜制)各1500克,木香豆蔻仁各750克,炒莱菔子12克。为末,水泛小丸,桃胶6克化水,滑石90克为衣,每服6克。治两胁胀满胸中烦闷,恶心呕吐气逆不顺,倒饱嘈杂,消化不良,大便燥结

猜你喜欢

  •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

    见三因极-病证方论条。

  • 虎掌

    出《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之别名,详该条。

  • 抢舌风

    病名。《喉科心法》:“抢舌风,着力咯出血,即愈。”即飞扬喉。详该条。

  • 肝肾阴虚经漏

    经漏证型之一。由于先天不足,早婚,房室不节,分娩过多等原因,耗伤精血,以致肝肾阴虚,阴虚生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症见阴道出血时多时少,淋沥不断,血色鲜红,头晕耳鸣,腰膝痠软,两颧发红,手足心热,甚或

  • 阴股

    同股阴。详该条。

  • 游气

    古病名。指气满游于体内,不得宣散的病证。《诸病源候论·游气候》:“夫五脏不调,则三焦气满,满则气游于内,不能宣散,故其病但烦满虚胀。”参见气病条。

  • 赵仲衡

    【介绍】:见赵铨条。

  • 肺络损伤

    指因久咳或剧咳损伤肺络,引起的咳血、咯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患。治宜清金降火或清络保阴。

  • 邢元朴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痈疽论》一卷,已佚。

  • 眼眶骨痛

    病证名。见《秘传证治要诀》卷五。本证常与肝有关。因肝阳上亢引起者多为酸痛,并有眼睑沉重,宜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加减;由肝虚引起者,目见光亮则眼眶骨痛甚,宜滋养肝阴,用生熟地黄丸加减;由痰饮引起者,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