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腓腨疽

猜你喜欢

  • 长谷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循际、长平、循脊、循元。位于脐中旁开2.5寸处。主治泄痢,纳呆,消化不良,四肢乏力,多汗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九节木

    见《广西中药志》。为山大颜之别名,详山大颜条。

  • 疫痧草

    书名。3卷。清·陈耕道撰。刊于1801年。卷上辨论章,系疫痧(即猩红热)的总论部分;卷中见象章,为疫痧证治;卷下汤药章,列所用方药,并订立了疏达、清散、清化、下夺和救液五法,作为治疗本病的法则。附汤药

  • 白四轮风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翅茎香青之别名,详该条。

  • 素问注证发微

    见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条。

  • 大接骨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大驳骨之别名,详该条。

  • 吹口散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六。即吹口丹,见该条。

  • 盖骨

    骨名。见《伤科汇纂》。即下横骨。详该条。

  • 脑热注目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小儿风热入脑而睑涩常闭不开者。宜用明目饮(方见慢肝风条)。

  • 美须

    须色华美。《灵枢·五音五味》:“美须者阳明多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