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肥壮人中的一种。出《灵枢·卫气失常》。其皮肉结实,体型较大。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泽兰之别名,详该条。
见瘟疫传症汇编条。
书名。3卷。明·翟良撰。约刊于十七世纪。本书专论小儿痘疹的发病、证候及治疗。书中将痘科各症分类辨析,并参照古说,予以阐述。现存多种近代刊本,其中或改为4卷本,或改为《保赤全书》、《痘科汇编》等名称,但
痿证之一。见《医宗必读·痿》。指皮毛痿。详该条。
出《产乳集验方》。为蒲蒻之别名,详该条。
《类证活人书》卷四方。熟地黄五两,山萸肉、山药各三两,茯苓、泽泻、牡丹皮、芍药、地骨皮、龟板各二两,黄柏、知母、青蒿、五味子各一两二钱半,牛膝、杜仲各一两五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至五钱,早空心白
见《中国针灸学》。即手足小指穴之在足者。参手足小指穴条。
病证名。指阳气虚衰、内寒偏盛所致的气喘。《古今医鉴》卷四:“冷喘则遇寒而发。”可用止喘丸等方。参见寒喘等条。
病证名。伤酒头痛的别称。见《证治要诀·诸痛门》。详伤酒头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