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肺热身肿

肺热身肿

证名。身肿类型之一。《症因脉治》卷三:“肺热身肿之症,喘咳烦满,不得仰卧,喘息倚肩,身首皆肿,小便赤涩,此即内经诸气膹郁肺热成肿之症也。肺热身肿之因,肺热叶焦肺气怫郁,升降之令不行,治节之官失职,则经络壅闭,营卫不谐,而遍身头面皆肿矣。”脉多洪数或见弦数。治宜选用家秘泻白散二冬二母汤泻心汤泻青丸,以及葛根石膏汤、葶苈清肺饮等方。参见身肿、水肿条。

猜你喜欢

  • 芋荷杆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芋梗之别名,详该条。

  • 宝铎草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竹林霄之别名,详该条。

  • 口下黄肥疮

    病证名。指小儿流涎,口下肥烂而有黄汁渗出者。《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有涎唾多者,其汁流溢浸渍于颐,生疮黄汁出,浸淫肥烂挟热者,疮汁则多也。”治宜外搽碧玉散。

  • 第伯鱼

    【介绍】:见第五伦条。

  • 朱君辅

    【介绍】:见朱佐条。

  • 京骨

    ①骨骼部位名。代号BL64。相当于足外侧第五跖骨基底部分。《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出外踝之后,循京骨。”②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原穴。位于足跗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

  • 疮疡发寒热

    证名。见《外科理例》卷一。指患疮同时出现发热恶寒的症状。因其荣卫不行,经络阻塞,疮毒焮发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兼解表,方用葛根汤,或升麻汤;若脓成而见之,多为气虚血虚所致,宜托里、调补气血,方用四君子汤,

  • 捏脊

    推拿方法之一。又称捏积。治疗疳积方法。也可用于治疗遗尿、失眠及其他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手法:首先使患儿裸露背部,平卧,术者立于左侧背后,两手半握拳,两手食指抵于脊背上,用中指第二节与拇指挟起皮肉,自下向

  • 食积胁痛

    证名。见《张氏医通·胁痛》。指由积滞导致的胁痛。多由饮食不节,食滞内停,气机壅阻所致。临床表现为胁肋疼痛,肋下有条状扛起,胸闷不舒,恶心,食欲减退,其脉多滑,亦可见胁痛连脘,恶寒发热等症。治宜消导去积

  • 黄花草

    见《江西草药》。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