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分类草药性》。为女贞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蛇含石之别名,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鸡胸。详该条。
病证名。指一种阴虚生内热的病症。《松崖医径》卷下:“劳怯者,多由气体虚弱,劳伤心肾,则阴虚而生内热所致。主在痰血水火不能既济故也。亦有外感六淫之气,失于祛散,以致乘虚入里,久不与治,遂成劳瘵。又有传疰
闻诊之一。从病人的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暖气等声音变异,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
见《幼幼集成》卷三。即伤乳吐。见该条。
即阴囊。《寓意草》:“少腹有疝……,坠入睾囊甚易。”
小儿五脏病的证候表现。《小儿药证直诀·五藏病》:“肝病,哭叫目直,呵欠,顿闷项急。心病,多叫哭惊悸,手足动摇,发热饮水。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肺病,闷乱哽气,长出气,气短喘息。肾病,无精光畏明,
八纲之一。指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寒性证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寒。”《医学心悟》:“假如口不渴或假渴而不能消水,喜饮热汤,手足厥冷,溺清长,便溏,脉迟,此寒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
病名。①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多因脾肾阳虚,水停于里,上迫于肺所致。参见水肿、肺虚身肿条。②指十种水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称心水、肝水、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