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耳挺

耳挺

病名。《外科正宗》卷四:“耳挺结于窍内,气脉不通,疼痛不止”。多由肝胃肾三经火凝聚而成。症见耳孔内肿起赘生物,形若枣核,细条而长,胬出耳外。治宜内服栀子清肝汤加减。外以硇砂散点耳挺上。参见耳蕈条。

猜你喜欢

  • 羊婆奶

    见《本草纲目》。为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

  • 肾虚经乱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 外陵

    经穴名。代号ST2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脐下1寸,旁开2寸处。另说“在天枢下半寸”(《千金要方》);“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并有第十肋间动、

  • 内观

    气功术语。即反目内观脏腑等部位。又称内视。出《列子·仲尼》。“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内”是指人体内部,是与体外环境相对而言;“观”是指气功入静状态中自我保持的意念

  • 急喉风

    病名。见《普济方》卷六十。系指喉风之发病急骤者。详紧喉风条。

  • 蟹珠

    病证名。见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即蟹睛。详该条。

  • 鹿酱

    出《药性论》。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 台乌药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乌药之处方名,详乌药条。

  • 虫碎舌

    即红中蚀烂舌。详该条。

  • 开郁

    与疏郁理气义同。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