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鸡娃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无名肿毒。见该条。
指婴儿生后不哭。出《大生要旨》。详闷气生条。
见《明医杂著》。即二便色白。详该条。
【介绍】:清医家。四川巴县人。公元1722年曾在太医院任职,撰《药性通考》8卷,论415种药物之药性与主治,並附或问以答疑难。另列有医论25则以论杂证及其治方。
【介绍】:见刘开条。
见《中医杂志》,(12):812,1958。为桃南瓜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张氏医通》卷五。指不因外伤的肤表出血。又名血汗,亦称红汗。《证治要诀·诸血门》:“血从毛孔而出,名曰肌衄。”此又称为血箭,详该条。多因气血亏虚,血随气散所致。治宜补血固表,可选用当归补血汤、
见鬼眼条。
出《神仙服食经》。即车前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