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疗机构名称。详见广惠司条。
病名。亦名产后瘀血流注。指产后败血不去,循经流入腰背关节等处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症见腰、臂、足关节之处,或漫肿或结块,久则肿起作痛,肢体倦怠。急宜用葱熨法以治外肿,内服参归生化汤(川芎、当归、炙草、人参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枸橘之别名,详该条。
即掌中。详该条。
①《丹溪心法》卷四方。生地黄、熟地黄、玄参、石斛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治眉眶痛。②《审视瑶函》卷五方。川牛膝(酒制)、石斛、枳壳、防风各六两,生地黄、熟地黄各一斤半,杏仁、羌活各四两,菊花一斤。为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热气则说物不章,言而遑。”参见七气、九气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茄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野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洁古家珍》方。五倍子、地榆各等分。为末,每服五分至一钱,空腹米饮送下。治小儿脱肛。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芜菁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