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正常的、具有生气的火,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阳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少火生气。”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即断绪。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漏下经血夹有青色液体。参见经漏条。
病证名。指肺、心、肝、脾、肾等五脏疟疾。因疟邪深伏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邪气深伏,并能为五脏疟。”详见各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臑会。见该条。
见《本草正》。为牡丹皮之简称,详该条。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屈肘仰掌置于腰部,两掌徐徐前推,旋臂使掌心朝下,边推边上身随势前俯,然后上身挺直,两掌收回至腰部。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八。多属热症。因孕后胎热有火所致。如气分有热者,症见旋螺突起,瞳人散大,治宜清火,泻气分之热,方用天门冬饮;血分有热者,症见瘀血凝翳,治宜清火,泻血分之热,方用保胎清火汤;心脾壅
膈病之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气鬲病,病使人烦懑,食不下,时呕沫,病得之少忧,数忾食饮。”参见噎膈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草石蚕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