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石疽

石疽

①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生于颈项、腰胯、腿股间或全身其他部位的核块。因质坚如石,故名。多因寒凝气滞所致。分上、中、下石疽。状如桃李,皮色不变,坚硬如石,渐渐增大,难消难溃,既溃难敛。类似肿瘤。体实者治宜和营行瘀,散寒止痛。服没药丸阳和汤加减,外敷捣烂之商陆或外贴阳和解凝膏,并配合针灸;溃后及体虚者宜托里透发,服千金内托散与阳和汤化裁,或十全大补汤温补气血。②即蠹疽无脓者。见蠹疽条。

猜你喜欢

  • 旋螺外障

    病名。《医宗宝鉴·眼科心法要诀》:“旋螺外障,气轮之内乌珠色变青白,如螺蛳之壳,其色初青久黑,其形尖圆,乃肝经积热亢极,瘀血凝滞所致。”即旋螺突起。详该条。

  • 沈光明

    【介绍】:元代医家。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以善治眼病闻名,深受当时人推崇。

  • 黄退庵

    【介绍】:见黄凯钧条。

  • 黄蛇根

    见《广东中草药》。为穿破石之别名,详该条。

  • 沙图穆苏

    【介绍】:元代医家。原名萨里弥实,蒙古族。精通医术,擅长内、妇科。惟幼科用药,或嫌峻利。撰有《瑞竹堂经验方》。

  • 脏腑图说

    见中西医粹条。

  • 神仙外应膏

    《疡医大全》卷二十五方。川乌一斤。为末,入砂锅内,加醋慢火熬如酱色,先用升麻、皮硝、生姜煎水洗患处,然后敷此药。治湿痰流注。

  • 集注新解叶天士温热论

    见温热论条。

  • 脓窝疮

    病名。一种化脓性皮肤病。出《外科正宗》卷四。由湿热二气交感,蕴蒸皮肤而成;或因先患湿疹、痱子,复经搔痒磨擦,破伤感染所致。好发于颜面、手臂、小腿等处。初起红斑或小水疱,旋即变成黄豆大水疱,渐成脓疱。疮

  • 蛔咬心痛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又名蚘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