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舌衄。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牵牛子之种皮呈淡黄白色者,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木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①治疗肝肾阴虚的方法。病人表现头晕、面红升火、眼花耳鸣、腰部痠痛、咽干、夜卧不安,或有盗汗、尿少色黄,舌红苔少,脉弦细,用杞菊地黄丸。②是滋肾阴以润养肝阴的方法,即滋水涵木法。见滋水涵木条。
即子淋。详该条。
病名。多由脾胃三焦蕴热而成。症见上腭生疮如黄粟,疼痛,口中腥臭;或见畏寒发热。治宜泻火解毒。可选用凉膈散、清胃散等加减,外吹冰硼散。参见上腭痈条。
【介绍】:见陈嘉谟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卷,三国时李当之撰,已佚。
【介绍】:晋代医生。善治喘病,自拟三物散治喘,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