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痘疹碎金赋

痘疹碎金赋

书名。本赋有二种,均题明·万全撰,但内容不同。①收入《痘疹全书》中,共二篇。上篇论痘,共29条;下篇论疹,共8条。②收入《片玉痘疹》中,一篇,共16条。

猜你喜欢

  • 黑筋

    推拿穴位名。又名肾筋。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小指处。尩羸昏沉,捏之。《小儿按摩经·六筋》:“黑筋:乃重浊纯阴,以应肾与膀胱,主冷气,外通两耳。”适用于小便不利、神昏等症。

  • 张倬

    【介绍】:清代医家。字飞畴。江苏吴江人,为名医张璐的次子。继父业,亦以医名,撰有《伤寒兼证析义》一卷(1667年刊行),对伤寒兼证的诊治有所发挥,提出“圆机在我,活法随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曾与

  • 熊运英

    【介绍】:清代医家。字应雄。东川(属四川)人。长于推拿术,撰《推拿广意》(后经陈紫山重订)。以图解讲述诸穴脉,并附歌诀;列述诸病证及推拿法的应用方,包括手术外治、内服药等,流传较广。

  • 角架风

    病名。指上下牙床尽处肿起疼痛,开口不便者。《重楼玉钥》卷上:“是症生上下牙床尽处,根上浮肿,以致闭口不便,两齿难合,咀嚼艰难。初起生在一边,或延生两边者。”多由阳明火毒炽盛上冲所致。治宜泻火解毒。用清

  • 悲则气消

    气消,指肺气消耗。肺主气,悲伤过度,使肺气运行不畅,久而气郁化热,热蒸则肺气消耗。《素问·举痛论》:“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 徐悦

    【介绍】:隋代医家。撰有《体疗杂病疾源》3卷,又与龙衔素合著《针经并孔穴蝦蟇图》3卷。均佚。

  • 捻衣摸床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一作循衣摸床。详循衣摸床条。

  • 血络论

    《灵枢经》篇名。血络,指郁血的络脉。本篇主要论述奇邪客于血络,在刺络泻血所出现的昏仆、出血不止、局部血肿、面色苍白、心胸烦闷,滞针等意外情况。说明导致这些情况原因,以及指出怎样观察血络进行泻血,掌握刺

  • 捧心生

    旧病名。亦名儿捧母心。见清·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相当于臂位分娩,儿两臂上举。属难产的一种。古人从现象观察,误以为儿捧母心以致难产,故名。

  • 痢疟纂要

    疟痢著作。8卷。清熊立品(圣城)编辑,刊于1776年,为《瘟疫传症汇编》之一。作者选集前贤有关痢症、泄泻、疟病诸论,结合个人经验,详析各种治法,论方结合,切于实用。其治疗泄泻九法对后世具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