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杂说
参见痧痘集解条。
参见痧痘集解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交,见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无患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癖病积年不愈者。《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久癖,谓因饮水过多,水气壅滞,遇寒热气相搏,便成癖,在于两肋下,经久不瘥,乃结聚成形段而起,按之乃水鸣,积有岁年,故云久癖。”参见癖有关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三香散,见该条。
治则。出《素问·痿论》。阳明属胃,主受纳水谷,化生气血,营养全身,滋润宗筋。阴阳经脉总会于宗筋,宗筋起约束骨节而使关节滑利的作用。痿证多因阳明经脉不足,使宗筋松弛所致,故有此说。然肝肾不足,下元亏虚也
病名。见《幼幼集成》。系指口角生疮,多见于小儿。即口吻疮。详该条。
证名。指病后体虚而致多汗之证。见《证治要诀·盗汗自汗》。病后多汗,有因表虚卫气不固者,治宜益气固表,可用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有因气血俱虚者,治宜补益气血,可用八珍散、十全大补汤;或补气为主,兼以补阴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瞳子髎。见该条。
见《青岛中草药手册》。即乌贼鱼腹中墨,详该条。
【介绍】:见洪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