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即三十六丁。见该条。
古病名。见《医学原理》卷六。即录食泻。详该条。
病证名。指牙齿呈黑褐色。①危笃证候之一。病人牙齿忽然变黑,是足少阴肾经气绝的征候,病危笃,主死。②牙齿被虫蚀蛀者,则齿亦黑(《重楼玉钥续编》)。治疗:前者应脉证相参,辨证用药;后者宜从清洁口腔着手,可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王不留行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细辛大黄丸,见该条。
即疏肝。详该条。
在离正常进食时间较远时服药。治疗脾胃病的药或泻下药可食远服。
证名。《证治准绳·杂病》:“谓一物而目视为二,即内经所谓视歧也。”详视歧条。
病名。生于阴囊部的疮疹。又名绣球风。《外科正宗》卷四:“肾囊风乃肝经风湿而成,其患作痒,喜浴热汤,甚者疙瘩顽木,破流脂水。”本病初起肾囊干燥作痒,继起丘疹、水疱,搔破浸淫脂水,湿烂起痂,迁延日久肾囊皮
病证名。指胞衣早破,引起的胎涩难产。《临产须知》:“胞衣先破,其故有二:一因母弱气血虚,胞衣薄,儿身转动,随触而破。一因儿身未转,坐草早,用力狠,以致胞破久,血水干,产路涩,儿难下。急用加味芎归汤加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