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中药手册》。为浙贝母之药材名,详该条。
病名。出《儒门事亲》卷二。即气疝。见该条。
【介绍】:见黄有祺条。
化痰法之一。治疗外感风寒痰多的方法。由于风寒外束,导致肺气不宣。症见鼻塞喉痒、咳嗽痰多、舌苔薄白。用麻黄、蝉衣、杏仁、桔梗、辛荑、陈皮、甘草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蜂窝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西汉时医家。为齐王侍医,讲究服食之道,后因服食致死。
病证名。《景岳全书》卷二十七:“白睛红膜如伞纸者,此气滞血凝热证。”
①手阳明大肠经之简称。见该条。②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①位于食指拇侧边缘一线,也称大肠、大肠筋(《幼科推拿秘书》)。现用此处居多。能治泄泻,止痢疾。《幼科推拿秘书·赋歌论诀秘旨》:“若治痢
见明·范洪《滇南本草图说》。即地不容之别名,详该条。
应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使之局部充血或起泡的治疗方法。《针灸资生经》:“治疟之方甚多,……乡居人多用旱莲草推碎,置于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于故帛,未灸即起小泡,